5月21日下午,大学生心理发展支持中心的团体辅导室内,氛围温馨且热烈。由粮食与食品药品学院心理辅导员汤韵慈老师领读的第六期心理读书会在此拉开帷幕。本期读书会聚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四章“探究抑郁的原因”,展开了一场深入而富有意义的讨论,众多学子踊跃参与其中。
在共同研读完主题章节后,汤韵慈老师以专业且亲切的风格,引导同学们逐步剖析蛤蟆先生抑郁的成因。她借助书中的咨询案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童年经历如何对成年后的心理状态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深入分析了“适应型儿童”心理模式的形成机制。“蛤蟆先生用浮夸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不安,这其实是我们很多人都会采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汤老师解释道,“关键在于我们要觉察到这些模式,才能开启改变的大门。”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感悟。一位同学感慨道:“原来抑郁并非只是简单的情绪低落,它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根源,这让我对心理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另一位同学则分享道:“书中苍鹭医生的提问方式让我深受启发,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实在是太重要了。”汤老师适时给予专业点评,并介绍了几个实用的心理调节技巧,例如情绪日记、认知重构等。
读书会接近尾声时,汤老师总结道:“认识自己是改变的起点。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讨论,都能学会更加温柔地对待自己的情绪,更加理性地看待心理问题。”参与的同学纷纷表示,此次读书会不仅让他们增长了知识,还启发了思考,非常期待未来能参与更多类似的活动。
大学生心理发展支持中心已持续举办多期心理读书会,通过共读心理学经典著作,助力学子提升心理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系列心理读书会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关注心理健康的种子,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供稿:金相宜 审核: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