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由会计学院与智能工程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规划人生,职面未来”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活动以“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理念为指导,聚焦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旨在通过辩论这一形式,提升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心理韧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活力。
经过层层选拔与激烈比拼,最终进入决赛的两支队伍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智慧与思维的巅峰对决。比赛以“双方感情是基于理性还是感性”和“大学生毕业应先就业还是先创业”两大辩题展开热烈讨论,话题紧贴社会热点,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赛程安排紧凑,思维交锋精彩
决赛分为开篇陈词、立论补充、攻辩环节和总结陈词四大阶段,环环相扣、紧张有序。正反双方辩手在每个环节中逻辑清晰、配合默契,充分展示了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评委组由多位老师组成,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开篇陈词:观点清晰,初露锋芒
比赛伊始,双方一辩围绕辩题展开陈词,用两分钟阐明各自的立场。正方通过理性或就业视角提出严密论点,反方则从感性或创业角度展开有力回应。双方观点鲜明,逻辑严谨,为接下来的辩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论补充:深化观点,论据充分
在立论补充环节,双方辩手通过翔实的数据和案例进一步支持己方立场,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出色的分析能力。这一阶段有效提升了辩题讨论的深度与广度。
攻辩环节:犀利交锋,思维碰撞
攻辩环节作为比赛的高潮,双方二辩和三辩轮番进行提问与反驳,辩手们思维敏捷、言辞犀利。每一次交锋都将赛场氛围推向高潮,观众也被辩手的智慧与激情深深吸引。
总结陈词:观点升华,精彩收官
比赛最后,双方四辩总结并升华了己方观点,条理清晰地回应了对方的质疑,为整场辩论画上圆满句号。总结陈词展现了辩手们的深刻思考和冷静应对能力。
聚焦热点辩题,启发深度思考
第一组辩题“双方感情是基于理性还是感性”从心理学视角探讨了情感的形成机制,正方认为感情源于理性分析的结果,强调理性在情感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反方则认为感情源于感性的本能驱动,强调情感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双方辩手通过理论结合现实案例展开论述,引发了观众对情感本质的深入思考。
第二组辩题“大学生毕业应先就业还是先创业”聚焦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选择,正方主张就业为先,强调积累工作经验的重要性;反方则提出创业优先,认为创新更能激发潜力并推动社会发展。辩手们围绕这一辩题展开了深刻的思辨与讨论,为大学生择业规划提供了宝贵启示。
促进心理健康,推动全面发展
此次辩论赛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重要切入点,通过理性与感性、选择与挑战的思维碰撞,引导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释放心理压力,提升表达自我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在辩题讨论中,辩手们将心理学理论融入辩论实践,不仅展示了自身的学术素养,更启发了在场观众对情感与职业选择的理性思考。
总结与展望:强化育人实践,助力全面发展
“规划人生,职面未来”辩论赛决赛的圆满落幕,充分体现了“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理念在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深度实践。通过这一平台,同学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心理韧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学生在理性规划职业路径的同时,塑造健全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成长心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夏鹏举、周天宝、张爽,文:王加楠、夏鹏举、李昱昭、朱泽裕,审核:赵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