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6月27日下午,我校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发展支持中心在五育融合发展中心团体辅导室举办"辅导员心理工作能力提升——从理论到方法"专题培训。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全体专职辅导员参加培训,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梁枫出席活动并致辞。
本次培训特邀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临床总督导、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裴涛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裴涛教授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现任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多次荣获全国、全省心理健康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培训分为理论讲解和实操演练两个环节。在理论讲解部分,裴涛教授首先系统地阐述了心理工作的三个层面——动机、关系和技术,强调要根据不同层面采取针对性工作方法。随后从生物、社会、心理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心理问题的成因,即"为什么是这个人""为什么是这个时间""为什么维持和发展"等关键问题。最后,结合高校工作实际,详细讲解了科学制定心理辅导方案的具体方法。
实操演练环节采用"示范+观察"的创新模式。裴涛教授邀请辅导员上台进行角色扮演:第一组由于慧婷担任辅导员、汤韵慈扮演学生;第二组由张楚担任辅导员、杨梦茹扮演学生。两组分别模拟了学业压力和心理危机两种典型情境下的辅导过程。其他参训辅导员作为观察员,从专业角度记录分析辅导技巧的运用。演练结束后,裴涛教授结合具体案例,重点对共情表达、问题评估、干预策略等关键环节进行了专业点评。
此次培训采用"理论+实操"的创新模式,通过专家讲授、情景模拟、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为辅导员们提供了系统化的专业指导。参训辅导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实操性强,不仅深化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论的理解,更掌握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学校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专业化培训,不断提升心理育人工作水平,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校园和谐稳定提供坚实保障。